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錫錕 POWER 一席有關 #斜槓青年 的評論,在網路上引起熱議。
這話出自一個截至目前參選三次但皆「斜不過去」的大學教授之口,的確不免讓人莞爾。
不過在戲謔之餘,我想趁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。
👉 在網路世代,我認為斜槓的機會越來越多。
原因很簡單。跟以往相較,學一項新的技能,變得沒有那麼困難。接觸一種新技藝,速度加快了。
古早以前,想學做麵包,想當廚師,你可能得從鄉下跑到台北拜師學藝。
現在呢,你半夜打開電腦走去廚房,就可以開始學著揉麵團。
這意謂著,你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可以嘗試不同的人生。有時候興趣越學越專業,也有了成就感,便不免開始想:「那我要不要乾脆轉行做這個?」
當然,前面的人生走得越長,後半段的人生要換跑道時,自然 #機會成本 越來越高,也就需要更大的勇氣。
👉斜槓莫以成敗論英雄
斜槓人生需要很多努力跟很大勇氣,不能說「斜槓成功了就好棒棒,斜槓失敗就說人家學術不精。」
願意踏出舒適圈,走向斜槓,都是好事。也許不能每個人都成功,但肯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不同可能性,已經值得肯定。
李錫錕第一次參選,挑戰的是台北縣長,當年他僅43歲。
如果今天有個人43歲跑去參選新北市長,大家應該會覺得這個「青年參政」很有氣魄吧?
李錫錕教授當年雖然落選,但我覺得那是他人生很特別的經驗,也是值得珍藏的回憶。挺好的。
👉斜槓人生,是一種選擇?還是一種被迫?
許多年輕人在當前的台灣社會,面臨 #低薪、#高房價、#高物價 的多重壓力。斜槓,有時候只是為了找尋人生的出路。
比方說我當年讀政治系。政治系有什麼專長?好像沒有。畢業之後不管做什麼,好像都是斜槓。
哲學系、人類學系等等,好像也是如此。
現在的年輕人,畢業之後薪水不高,扣掉房租及生活開銷,幾乎所剩無幾,不敢結婚更不敢有小孩,經濟壓力太大。當然,面對高房價,更是連想都不敢想。
對他們來說,斜槓代表多一種掙錢的機會,不好嗎?
如果不試著斜槓,人生該如何翻轉?
斜槓的背後,是一種對 #階級複製 的反抗。
當社會流動停滯不前,上層階級不斷靠著資本累積賺取大量財富,包括房地產的炒作;而中下階級的小孩好不容易苦讀上了台大,卻發現畢業之後工作起薪只能勉強糊口。此時,斜槓不好嗎?
***
我鼓勵斜槓,當然前提是你要認真做手上每一件事,然後對自己的人生負責,無論甘甜苦辣。
斜槓也是這個世代的青年對階級流動呈現一灘死水的集體抗議。這世代的年輕人願意挑戰自我,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不同養分,老一輩的人應該要感動,不是嗎?